重启计划

人生的陷坑

人生之中,难免有各种低潮时刻。
在这种时候,想必大多数人都会幻想,存在那么一个按钮,只要按下,一切就能重启,回到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或是习习凉风吹过的桌台。
可惜世上没有这样的东西,该面对的,始终无法逃避。

但若是深究为何无法面对,其根本,无非是困难超出了我们能处理的极限。而这样的问题会不断堆积,使得原本坚持一下就能克服的困难,变成了难以逾越的高山。
所以,很多精神状况不健康的人们,看上去并没有遇到什么大问题,但却仿佛深陷某种泥沼,难以脱身。
很多人被迫选择放弃。无论是使用短时刺激麻痹自己,还是干脆纵身一跃,都只是留下无法释怀的亲友,成为彻底的失败者。

从理论上来说,也许我们可以把这样的现象赖给愈发分子化的社会结构,可以将其归罪于资本主义的邪恶本性。但毕竟,对错即使能分清,个人的困境却无法解决。
难道我们希望的是,只要对每一个陷入低谷的人说上两句轻飘飘的话,例如,“你可以更多的选择依赖他人”,“再坚强一点,克服眼前的困难就好”,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”,奇迹就能降临?
或是把一切推给未知的世界,无论什么情况,都去寻求“心理医生”的安慰。用吞服这个西汀或那个西汀的动作,来完成虔诚的祈愿。这不比去庙上烧香好多少,甚至还有些不如,比较大和尚们能说的人生道理可比“医生”多多了,花同样的钱,服务时间也长多了。

必须承认这就是个难题,而且这几乎只能从内而外的解决,因为它的发生,原本就意味着当前情境下已经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。
无论如何,都得引入新的东西。

重启计划

我们的一切都受到观念的支配,而观念的形成脱胎于我们所经历的一切,其中,那些最让人刻骨铭心的,有着最深远的影响。
这些深刻的回忆,并非全部来自于实践,其中有相当多,来自于我们所观赏的艺术作品,无论是小说、诗歌、绘画、音乐、电影,还是动漫、游戏、电视剧,那些杰作,都深深的影响了我们的人生。

所谓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二者并非对立,而是融通合一。书,尤其是好书,蕴含着某个伟大灵魂,最珍贵的哲思。即使我们只能从中吸纳很少一部分,其效果也和走过数百里陌生旅途没什么区别。
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如此。初中时学的几篇《庄子》文章,很自然的融入了我的血液,高中时背的两页《离骚》,也深深的刻入了我的灵魂。现在回想校园生活,也许语文才是我们接受过的,最重要的教育。
当然,还有其他数不清的艺术作品,没有它们,我便不是现在的我,也不会经历已经经历的一切。
我深知艺术作品的威力,所以想到了这个“重启计划”。

为了脱离陷坑,我们必须先让自己脱胎换骨,变成另一个人,另一个有可能解决这一切的人。
方法也很简单,那就是给人生添加新的影响,用那些艺术史上的杰作,来改变现在的自己。

这个方法对那些原本很少接触艺术作品的人尤为有效,因为信息的匮乏,反而很容易受到内心的震撼,也更容易对观念产生动摇。
很多人对《人性的弱点》之类的成功学书籍嗤之以鼻,但其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,就是无数人能够从中获取力量,甚至改变人生。

尽管此处有些许自夸之嫌,但我所享受过的艺术作品确实已不在少数。为了验证这个计划是否实际,我决定趁着重启博客的机会,将期间的艺术作品进行点评和记录,一方面加深对自己的影响,一方面也可以为后来者,至少提供一些启发。